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72.此后,一些修道士灵人出现了,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那些在世时曾为旅行的修道士或传教士的灵人。我们还看见来自这个星球的一群灵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邪恶的;这些修道士灵人便引诱这群灵人接受他们的观点,以此迷惑他们。这些灵人出现在该星球的东部地区,将那里的善者赶走;于是,善者便到了该星球的北边,如我前面所说的。这群灵人,连同他们的迷惑者联为一体,直到人数达到数千人,然后被分离出去,他们当中的恶者被投入地狱。我可以与其中一个修道士灵人交谈,于是便问他在那里做什么。他说,他在教导他们关于主的事。我问还有别的吗?他说,关于天堂与地狱的事。我问还有什么,他说,关于赦罪的权柄,以及打开和关闭天堂的事。于是,他接受测验,以查看他所知关于主、信之真理、赦罪、人的救赎,以及天堂与地狱的事。结果发现,他几乎什么也不知道,对每一个主题都持有模糊和虚假的观念;只有获得利益和实施控制的欲望。他在世时就获得这种欲望,并将其从世上带来。所以,他被告知,他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到这个星球旅行,在教导人时如此欠缺,以致他必然剥夺该星球灵人的天堂之光,将地狱的黑暗带进来,从而将他们置于地狱,而非主的统治之下。此外,他在迷惑人方面诡计多端,但在天堂的事上却是个傻瓜。他因是这样一个人,故被投入地狱。这个星球的灵人由此从这些攻击者那里得以释放。
3348.来自另一个星球的灵人曾和我在一起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我向他们描述了我们地球的智慧,并告诉他们,给予地球人学术声誉的科学研究,就包括对心智及其思考如何工作的调查和分析,他们将这些研究称为形而上学和逻辑学。但我说,他们几乎没取得什么进展,只会使用术语和一些通用却又可变的规则。他们会争论这些术语,如何谓形式、物质,何谓心智、灵魂;还利用这些可变的通用规则激烈争论真理。听到这一切,那些来自另一个星球的灵人发现,当人们紧盯着诸如术语之类的东西,并通过精心构建的规则来思想这些东西时,它们就会夺走对一个事物或主题的一切感觉和理解。
他们说,这类术语和规则只是一些小小的乌云,它们挡住了心智的眼睛,并把理解力拖入尘埃。他们补充说,在他们当中不是这样;相反,他们不了解什么分析学,完全不知道这类术语和规则,反而对事物拥有更清晰的概念。我还被允许看到他们何等智慧。他们以一种神奇的方式将人类心智表现为一种天堂的形式,将它的情感表现为与该形式一致的活动气场。他们如此巧妙地完成了这个代表,以至于得到天使的称赞。他们还利用代表来说明主如何将那些本身并不令人愉快的情感弯过来,并把它们变成令人愉快的情感。
我们地球上的一些学者就在旁边,但他们一点也看不懂这些代表,尽管活在肉身时,他们曾针对这类主题进行了大量哲学讨论。当这些灵人感知到他们的思维,以及他们如何紧盯着纯粹的术语,并倾向于争论每一个细节的真实性时,他们将这类努力或活动称为充满渣滓的泡沫。
5658.“我们分量足数的银子”表与各人的状态相称的真理。这从“银子”和“分量”的含义清楚可知:“银子”是指真理(参看1551, 2954节);“分量”是指事物在良善方面的状态(3104节);因此,“与各人的状态相称的真理”就是与他们所能接受的良善相称。圣言的许多地方都提到分量和尺寸;然而,就内义而言,它们不是指分量和尺寸。相反,分量表示事物在良善方面的状态,尺寸表示事物在真理方面的状态。这同样适用于重量和空间;自然界的重量对应于灵界的良善,空间对应于真理。原因在于,天堂,即对应关系的源头既没有重量,也没有空间,因为空间在那里并不存在。诚然,拥有这些属性的事物似乎存在于灵人中间;但这些事物是由这些灵人之上的天堂中的良善与真理的状态所产生的表象。
“银子”表示真理,这在古时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古人将这个世界的几个时代从初至末划分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和黑铁时代;在此之上,他们又加了一个泥土时代。当纯真和完美存在时,并且当人人都出于良善行良善,出于公义行公义时,他们就称这些时代为“黄金时代”。当纯真不复存在,但仍有某种完美,这种完美不在于出于良善行良善,而在于出于真理行真理时,他们就称这些时代为“白银时代”。他们给比白银时代更为低劣的时代起名为“青铜时代”和“黑铁时代”。
他们如此命名这些时代不是出于比较,而是出于对应。因为古人知道“银子”对应于真理,“黄金”对应于良善;他们通过与灵人并天使交流而得知这一点。因为当高层天堂讨论良善时,该讨论在他们之下那些处于第一层或最低层天堂的天使当中就显为黄金;当讨论真理时,该讨论在那里就显为白银。有时,不仅他们所住房间的墙壁,就连里面的空气都因金银而闪闪发光。在出于良善而处于良善的第一层或最低层天堂天使的家中,可以看见金桌子,金灯台和许多其它物件;而在出于真理而处于真理的天使家中,则可以看见银制的类似物件。然而,如今,有谁知道古人正是出于它们的对应关系而称这些时代为黄金和白银时代?事实上,如今有谁知道关于对应的任何事?不知道这一切的人,尤其认为快乐和智慧在于争论这种观念是真是假的人,无法开始知道属于对应关系的无数方面。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